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
一场刀刃向内的变革——金岭矿业的突围之路

时间:2025-07-02 来源:新闻传媒中心

6月5日,满载铁精粉的列车从金岭矿业铁路专用线驶出,百年铁路重新焕发新生。铁路开通不仅是产品物流半径的扩大,更是这家老牌国企深化与客户协同发展、迈向新征程的起点。

去年以来,金岭矿业面临资源困局、市场遇冷等困难,今年一季度,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2.53%,职工收入实现跃升。巨变背后,是从“要我干”到“我要干”的思维觉醒,是从“舒适圈”到“赛马场”的机制革命,金岭人用“咬住高目标,干出真血性”的誓言,将“点石成金”的“金岭奇迹”从蓝图变为现实。

山钢集团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金岭矿业董事长迟明杰为金岭矿业的思维、机制变革指明了方向:以“思维革新”为笔,“机制重塑”为墨,用“跳出矿山看矿山”的全局视野,打破传统矿业发展桎梏,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。

思维之变  “铁饭碗”变“金算盘”

“以前总觉得端的是‘铁饭碗’,国企大树好乘凉。现在才明白,市场不相信眼泪!”矿工张师傅感慨道。此前,矿山的干部职工“采矿卖矿”思维根深蒂固。转机始于2024年6月新班子上任。一场思维变革的风暴迅速席卷矿区。

“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,市场需求收缩,我们该怎么办?”“如何抢占市场先机,跑出金岭加速度?”面对困难,金岭矿业党委书记、总经理王其成的回答掷地有声:“我们要做搏击风浪的海燕,不做温室里的花朵!要赢得主动,在严峻市场形势下实现突破与发展。”

市场意识,成为撬动变革的第一杠杆。

“现在每月一半时间都在跑客户,脚底板磨出茧,订单才能进家门!”销售科长张洪光翻着密密麻麻的客户走访记录介绍,当了解到某钢厂的差异化需求时,立刻组织团队定制出客户满意的高性价比方案,不仅拿下订单,更实现了长期合作。“坐在办公室等不来市场,客户的难题在哪,我们的战场就在哪。”张洪光对此深有体会。

如今,金岭矿业的变化渗透每个角落:构建“采探产运储研销一体化”经营模式,实现从铁精粉供应商到矿产资源综合服务商的生态跃升;销售人员“跑市场”成为常态,铁路专线为销售“破局”提供有力支撑;行业专家被请进矿山授课,行业前沿动态破除陈旧观念。“客户意识”“价值创造”“跑出金岭加速度”成了职工口中的高频词,职工思维从“资源依赖”转变为“算账经营”。

“从以往将产量、成本核算到采矿队转变为核算到机台、到个人,精细化材料成本考核,确保材料消耗费用与效益工资挂钩。”寰宇工程采矿队队长毕贞强介绍。金岭矿业还设立超额利润分享、总经理嘉奖、“海燕”“蜗牛”团队评选等,树立标杆、警示后进,形成动态竞争机制,有效激发组织与个人潜能的制度。

“我们与金岭矿业合作,就是省心、放心、安心!”“我们希望金岭矿业继续保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,不断创新,引领行业发展。”在2024年度客户答谢会上,客户真诚的交流发言是对金岭矿业践行“市场思维、算账经营、价值创造”的最好诠释。

机制之变  “舒适圈”变“赛马场”

思想破冰,需以机制重塑固本。迟明杰指出:“要坚持‘一定两改三支撑’,推动公司在战略定位、管理模式、产业布局上实现系统性变革,让老矿企焕发新生机。”金岭矿业改革的第二步,直指深水区——打破“舒适圈”,让每个单元、每名职工都成为价值引擎。

5月份,金岭矿业各单位捷报频传,秘诀正是划小核算单元这把“金钥匙”。通过机制创新激活微观主体活力,将市场压力直达责任个体:寰宇工程采矿队5月份单日矿石产量4987吨,创历史纪录;铁鹰公司1至5月份完成利润目标的195.57%,进入6月份,日销量创3267吨新纪录;金召矿业1至5月份矿石、掘进、深孔分别完成计划指标的105.92%、120.47%、114.23%。

经营财务部经理毕伟介绍,金岭矿业将公司拆分为22个独立核算单元,厘清业务、资产、人员边界,让生产、服务、职能单元各自扛起利润、保障、管控责任,吨矿成本下降18%,材料、电费等34项费用较预算节省1060万元。

“揭榜挂帅”机制则点燃了攻坚热情。“侯庄矿区那块地,谁有本事盘活?”当“英雄帖”发出,专项工作组迅速揭榜。他们精研政策,采取“土地收回+出让”创新模式,将低效用地变成1280万元现金流。“转变商业模式,攻坚年度120万吨铁精粉”项目负责人陈永伟兴奋地说:“揭榜挂帅奖、超额利润分享、金银铁鹰评选,干得好,真金白银看得见!”2024年金岭矿业专项激励兑现194万元,生产与辅助岗收入差距最高拉大到50%。

刀刃向内的改革强而有力:40天完成组织架构重塑与全员竞岗,实现“机构精简、活力激发、队伍稳定”三维突破。机关部门优化率27.3%,权属单位职能机构优化率46.3%,管理效能显著增强;高效平稳推进人力资源优化变革,2024年,人事效率提升达17.3%。

“改革有力度,也有温度。”金岭矿业党委组织部/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春成表示,通过建立“一对一帮扶+心理疏导+再就业支持”全链条保障机制,用温度和真情赢得员工对改革的广泛支持。改革激活了“一池春水”:选拔任用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入重要岗位,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,打破“论资排辈”,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。1至4月份人均创效同比增长157%。

质效之变  “铁矿石”变“金疙瘩”

思维破茧、机制重塑,最终在业绩端实现重大跃升。

在铁鹰公司废弃矿石处理车间,车间主任曹强介绍:“只买主体设备,底座皮带咱自己造!闲置材料修修补补又能用。”这个曾被视作“包袱”的单位,用200万元盘活800万元资产,1至5月份利润完成目标的195%。金岭矿业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马金宝对此深有感触:“‘拧钻拼闯’的铁鹰精神,成功打破生产运营僵局,创造了变废为宝、点石成金的金岭奇迹。”

今年以来,金岭矿业全面发力、多点突破,各项经营指标表现亮眼:面对市场寒流,金岭矿业一季度利润逆势上扬;百年铁路专线重启后,铁精粉实现“直装直运”,年降物流成本500万元;5.5兆瓦光伏板覆盖尾矿库,年省电费350万元;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创效1978万元、要素盘活总效益突破8000万元……

数字背后,是职工幸福感的提升。井下津贴从每日0.5元增至20元,餐补标准提高50%,2024年,职工收入增长5.5%。收入涨了,环境好了,职工干劲更足了。矿工窦志波感慨:“津贴和班中餐标准都提高了,工作更有奔头!”从改善居住条件到美化矿区环境,从解决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问题到升级改造职工餐厅,金岭矿业用“暖心实事”铺就职工幸福之路。

金岭矿业立足当下,更着眼长远,加大资源获取力度,2024年成功竞得大张铁矿探矿权,2025年3月5日,项目高效推进并取得《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》,为做强非钢主业、做大资源增量提供重要支撑。同时,积极布局有色金属资源,探索与优质企业合作开发模式,着力培育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

撕掉“传统矿企”标签,打造“非钢产业龙头”标志;打破“舒适圈”,搭建“赛马场”竞争舞台;将“铁矿石”变“金疙瘩”,让“铁饭碗”蜕变为创效“金算盘”,金岭人以思想破冰带动机制破局,在市场浪潮中开辟出一条质效双升的突围之路。(孟 豹 祝 叶 耿嘉鑫 王 静 周海力)


Copyright © 2010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鲁ICP备10035343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09号